北京工业大学第四教学楼、实验楼、教学科研楼、艺术设计学院项目

地点:北京
设计竞赛:委托
项目负责人:崔愷、柴培根、于海为
方案设计人员:田海鸥、潘天佑、谢悦
A区:张东、田海鸥、潘天佑 
B区:谢悦、王静、孙博怡
结构:任庆英、刘新国、曾金盛
机电:黎松、韦航、胡桃
室内:韩文文
景观:刘环
总图:王玮


一、总体情况:
北京工业大学第四教学楼、实验楼、教学科研楼、艺术设计学院项目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恺主持设计,201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。曾获首都第十七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汇报展优秀方案奖。
基地位于校园东侧,是校园中最后一个大规模建设项目。其东北两侧面向四环,是主要的城市界面。南侧和西侧面向校园绿化、运动场地。
该楼总建筑面积15.4万平米,占地面积4.5万平米,包含艺术设计学院、环能学院、结构学院、公共教学楼等功能,是集教学、科研、艺术为一体的教学综合体。
建筑外立面材料主要采用红色面砖,延续校园整体风格。艺术楼采用黑白灰三种色彩,体现艺术气质,与红色面砖背景的实验楼、科研楼相映成趣。

二、核心概念1:新式教育综合体:功能融合
由于建筑用地紧张,所需功能种类多、空间规模与类型差异大,为解决这种多复杂功能空间、高容积率与紧张用地之间的矛盾,同时考虑到现代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和综合性,打破艺术院系与工科院系的壁垒,我们将功能按照公共性和使用需求,梳理成为公共功能层、平台活动层、标准使用层三个层次。
公共层。首层集中布置各院系门厅、报告厅、视觉艺术馆、图书馆、大空间实验室等功能,与校园共享。
平台层。各院系均在平台层设置辅助门厅。开放的艺术工作室作为一组独立的建筑设置在二层平台上,成为平台的活力点。
标准层。强调使用效率和设计建造的标准化实验室、公共教室等沿用地周边布置。
融合了艺术设计、公共教学、学科实验等功能的新建筑形成既可面向校园开放、又能保证各院系独立使用的新式教育综合体。

三、核心概念2:传统空间的现代表达
灯笼:艺术主楼朝向南侧花园和体育场方向,局部扭转的形体,形成“灯笼”的造型意向。随着观察角度和距离的改变,特殊的百叶设计呈现给观察者不同的视觉感受。
新式合院:二层平台的艺术家工作室采用了合院与聚落的概念。外墙与屋顶材料均使用深色压花钢板,形成不同于其他红色面砖教学楼的黑盒子。同时通过钢板穿孔的方式,融入绘画大师毕加索的飞鸟形象和艺术学院的logo。入口空间采用红绿黄三种高饱和度色彩,活跃空间、增加识别度。在这里,艺术与工科进行了有机的融合。

四、核心概念3:立体活动空间
下沉庭院:结合艺术馆室外展场、图书馆活动及地下实验室采光通风需求,项目设置了4个地下庭院。
校园街巷:建筑首层形成内部街巷,结合小尺度活动广场,设置院系入口。
活动平台:二层平台设置绿化、休息座椅等,为校园提供具有活力的公共交流场所和环境宜人的休憩空间。
活力山墙:山墙端头结合疏散楼梯,设置活动平台及立体绿化。

五、核心概念4:节能措施
气候调节:利用有限的地面、下沉庭院、屋顶花园及山墙来构建绿化体系,调节建筑微环境。 
自然通风:首层街巷,通而不畅,形成降速风道。下沉庭院解决了地下空间的通风问题。
艺术楼为保证立面整洁,利用建筑幕墙自身厚度,在窗户的侧面设置可开启的隐形通风扇。在看不到开启扇的情况下,保证自然通风,降低使用能耗。
中水利用:利用地块南侧景观水池,设置中水处理与利用系统。

六、结构特点1:全亚洲最大的地下结构实验室
北京工业大学力学结构实验室,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地下空间力学模拟实验室。该实验室将为岩土工程、结构工程、防灾减灾和市政工程等学科,提供大型综合实验平台。
为满足大型岩土工程实验室超大荷载和微小变形的要求,结构体系采用自平衡双层反力墙,并增设缓粘结预应力和钢骨以控制结构的裂缝和变形;并进行振动分析以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共振。

七、结构特点2:树状雨棚
视觉艺术馆入口树状玻璃雨棚作采用三级树状支撑体系,比传统结构减少三分之一的用钢量,通过优化雨棚连接点及有效控制檐口标高,从而增加结构自身稳定性。

Info
Back
Facebook Tweet weibo
©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03号 京ICP备15024055号-3